跳到主要內容

藏品資訊

藏品資訊-直式[電腦版] 藏品資訊-橫式[行動版]
:::
無題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無題

賴純純(1953-)

藝術類 - 複合媒材

油彩、畫布、木

1980

185x336cm

登錄號:05093

1974年,賴純純從中國文化學院(現為中國文化大學)美術系畢業後,為了深究藝術的可能性,遂前往日本多摩美術大學繼續攻讀,她運用了選擇科系前的空檔,陸續旁聽多摩美術大學幾個科系的課程,發覺美術系仍以繪畫、雕塑等媒材進行組別分類,與文化學院的教學系統並無二異,因而改選具有多樣領域課程的平面設計組,以討論進行藝術概念交流傳授的授課方式對賴純純造成極大衝擊,尤以談論「空間」最令她著迷,亦開啟她對於藝術的認知與想像。完成日本學位後,賴純純於1979年繼往美國紐約普拉特美術學院(Pratt Institute)版畫中心進修。這段前往他方學習的旅程,使得賴純純因而從單一媒材的創作視野,拓向多元複合媒材的實驗視域。

此時期的賴純純於紐約頻繁參訪美術館、親炙作品,當時仍盛行於紐約藝壇的抽象表現主義、低限主義、硬邊畫派等思想,為繪畫此一類別開拓了從現代主義朝向當代思維的革命轉折,更與賴純純當時對於繪畫、畫布自身的媒材性、空間等概念的思索有著高度的呼應,創作於1980年代的《追溯》系列,便具體地展現了她於該時期藝術思想的轉變。

由本館典藏的〈無題〉為《追溯》系列作品之一,為一座高185公分、長336公分的屏風形式畫作。該作以灰色為底,運用了白色、黃色、紅色、粉紅色、橘色、藍色及黑色等進行畫面的構圖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作不以呈現透視的虛幻空間為目的,亦看不見筆觸,而是運用拓印、潑灑、或割或壓等技法,如實呈現油彩於木板上的肌理特色。由黃、粉、紅、橘等色形成的畫面,乍看彷彿欲描繪一虛擬的空間,然賴純純又於其上以簡潔的黑、白兩種矩形色塊或筆直線條,點破畫作裡的虛擬空間並不存在,也讓作品的畫面節奏顯得明快。擺脫透過繪畫呈現虛擬透視空間的追求,〈無題〉一作反映了賴純純於1980年代之初對於空間的思考轉折,一如其畫作本身的屏風形式,彰顯其創作已由平面繪畫,轉向三度立體空間的場域創作。(撰文|文字工作者,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 高愷珮)

藏品描述-授權標示: